42万买国企工作,血本无归的教训!
36岁的杨先生和他的朋友们,为了进入国企,花费了42万元,却最终落入精心设计的骗局。这个令人震惊的故事,揭露了一个冒充国企招聘的犯罪团伙,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虚假面试和华丽的办公环境,骗取求职者的巨额钱财。国企招聘陷阱远比你想象的更深,请务必提高警惕!
大学同学的“馅饼”:国企工作内幕
2021年,杨先生的大学同学曹某静在朋友圈发布信息,声称可以帮助安排央企、国企工作。正巧杨先生妻子需要在西安工作,便联系了曹某静。曹某静表示,她所在的陕西瑞东实业有限公司可以办理烟草公司、电力公司等单位的工作,但需要支付费用。杨先生和家人商量后,决定让妻子进入烟草公司行政岗位,并支付了15万元费用。随后,杨先生的两位朋友也加入其中,总费用高达42万元。国企招聘的承诺,成为了他们噩梦的开始。
虚假面试:精心设计的骗局
杨先生的妻子和朋友们陆续参加了所谓的“面试”,面试官自称是烟草公司和供电分公司的员工。面试地点并非正规办公场所,而是位于写字楼的会议室或咖啡厅。面试过程看似正规,但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。国企招聘的面试环节,成为了骗子们敛财的工具。他们利用求职者的急切心理,一步步引诱受害者上钩。这些面试官的言行举止,都与真实的国企招聘流程存在明显差异,然而,被巨大的利益冲昏头脑的受害者们,却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猫腻。
报警三年,骗子仍逍遥法外?
在多次推迟入职后,杨先生等人意识到自己被骗,并于2022年3月报警。警方以诈骗罪立案,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三年过去了,主要的诈骗嫌疑人仍然逍遥法外。警方解释称,部分嫌疑人未直接获利,因此暂不抓捕。这引发了受害者们的强烈不满和质疑。国企招聘诈骗案件的侦破难度,以及法律的滞后性,都让受害者们感到绝望。
“金龙鱼”的迷惑:华丽外表下的陷阱
其他受害者也纷纷讲述了类似的经历。他们被瑞东公司华丽的办公环境,以及公司内价值不菲的金龙鱼等细节所迷惑,最终上当受骗。这些看似“实力雄厚”的细节,实际上是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障眼法,目的是为了增加受害者的信任感,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。国企招聘的骗局,往往隐藏在华丽的外表之下,需要我们擦亮双眼,仔细甄别。
律师说法:构成诈骗,与是否获利无关
律师指出,构成诈骗与否,并不以嫌疑人是否获利来论。即使嫌疑人未直接获利,也可能构成诈骗的共犯。冒充面试官的行为,是诈骗犯罪系列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同样构成犯罪。国企招聘诈骗案件中,即使部分嫌疑人未直接获利,也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警惕“国企招聘”陷阱,保护自身权益!
这个案例警示我们,在求职过程中,一定要提高警惕,谨防上当受骗。切勿轻信网络或他人提供的“捷径”,更不要轻易支付任何费用。只有通过正规渠道,才能保障自身的权益。国企招聘信息,务必从官方渠道获取,切勿轻信小道消息和个人宣传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金融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42万买国企工作?3人被骗血泪史!警惕“金龙鱼”陷阱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